首页 - 廉希尔新闻 - 正文

“人工智能哲学与当代中国发展”会议顺利举行

创建时间:  2021/11/16  吴琼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13日,“人工智能哲学与当代中国发展”会议在威廉希尔亚洲公司举办。此次会议由威廉希尔亚洲公司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威廉希尔亚洲公司哲学系、威廉希尔亚洲公司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个性化知识的本体论意义与认识论价值研究”联合主办。为积极配合防疫政策,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董春雨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陈高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涂良川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幼军教授、威廉希尔亚洲公司王天恩教授、威廉希尔亚洲公司孙伟平教授、威廉希尔亚洲公司肖峰教授、willhill官方网站经理闫坤如教授、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经理陈敬坤副教授、《江汉论坛》杂志社哲学编辑室主任胡静老师、《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张蕾老师等全国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31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由威廉希尔亚洲公司哲学系刘小涛教授主持。willhill官方网站经理闫坤如教授致欢迎辞,并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主题报告由刘小涛教授主持。肖峰教授作为首位发言人探讨了人机融合时代的劳动问题,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劳动及其相关问题提出了众多挑战。董春雨教授关注的是机器认识的不透明性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孙伟平教授则从人机关系出发,探讨了智能机器人可能带来的诸多社会伦理后果。

主旨报告分为六个板块,与会专家从人机关系、人工智能伦理、大数据等角度出发做了22场报告。

在人机关系议题方面,王天恩教授强调了人工智能研究对人类自我认识的价值。张灿副教授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观,分析了唯物史观中的智能机器。郭德冰老师则从马克思人机关系的思想出发,探讨人与智能机器的主客体关系。涂良川教授基于人工智能“奇点论”的技术叙事分析了人类存在活动的特性。陈高华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人工智能与异化劳动的关系问题。陈敬坤副教授则分析了强人工智能与泛心论的关系问题。

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闫坤如教授在报告中澄清了“机器伦理”与“机器人伦理”之间的概念差异。周丽昀教授指出了当下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困境,并提出关系转向的新视角。深圳大学助理教授石梁老师基于“人格”这一概念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伦理主体地位问题。郭菁副教授、卢卫红副教授以及杨丽老师分别从人机联合、责任主体、责任伦理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伦理中的责任问题。戴益斌老师总结了当下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三条进路及其理论困境,并提出具体进路的理论设想。王炜博士以机器元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符号落地问题、框架问题以及道德形而上学问题的三大困境。

在大数据研究领域,苏令银副教授基于计算的限度问题对当代大数据研究进行了哲学批判。鲍建竹副教授从类比活动的认知机制和发生过程出发,探讨了两种不同的认知观。王文敬老师则分析了数据化劳动的异化形式。

此外,曹青春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逻辑的非演绎转向。郭喨老师分析了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测算个体偏离生活世界的维度来预测犯罪的可能性问题。陈海博士提出了构建当代中国道德语料库的设想。李霄博士则对新媒体时代的人类共同价值传播进行了反思。

最后王天恩教授进行了总结。孙伟平教授再次代表主办方对参与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会务人员表示感谢。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激烈。13日晚,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中,会议落下帷幕。(撰稿:张欣怡、陆赟,摄影)

上一条:廉希尔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下一条:第二届人工智能与伦理工作坊成功举办